时间: 2025-05-01 18:2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27:38
“仙人枣”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奇果实,源自中国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仙人所食用的枣子”,这种枣子因其非凡的来源和可能具有的神奇功效而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在文学作品中,“仙人枣”常被用来象征长寿、健康或超自然的力量。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被使用,除非是在讨论中国神话或民间故事时。在专业领域,如中医药学,可能会探讨其可能的药用价值,尽管这更多是基于传统而非现代科学研究。
“仙人枣”的词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道教文化,其中“仙人”指的是修炼成仙的人,而“枣”是一种常见的果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描述那些传说中具有神奇功效的果实。
在中国文化中,“仙人枣”与长寿和健康的概念紧密相关,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神秘力量的敬畏。
提到“仙人枣”,我联想到的是一种神秘而美好的存在,它激发了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文化节上听到关于仙人枣的故事,这让我对中国古代神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仙人枣”:
在云雾缭绕的山巅,
仙人枣静静地成熟,
每一颗都是时间的秘密,
每一口都是永恒的滋味。
想象一幅画面:在一片神秘的仙境中,一颗颗闪耀着光芒的仙人枣悬挂在古老的树上,周围是轻柔的仙乐和飘渺的云雾。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的概念,如希腊神话中的“金苹果”,也是一种具有神奇力量的果实。
“仙人枣”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知识,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象征。
1.
【仙】
(会意。本作“僊”。右边的意思是人爬到高处取鸟巢,加上“人”旁,表示人升高成仙。隶书作“仙”,表示仙人多住在高处。本义:仙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僊,长生迁去也。 、 《汉书·郊祀志》-求僊人羡门之属。 、 《列子·黄帝》。注:“仙寿考之迹。”-仙圣为之臣。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3.
【枣】
(会意。从双朿(cì)。朿,木芒。枣树多刺。本义:枣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枣,羊枣也。 、 《尔雅》-枣有十一名,羊枣其一也。 、 宋·苏轼《浣溪沙》-衣巾落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