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4:1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4:13:35
“仙人”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神话传说中具有超凡能力、长生不老的人物。他们通常居住在远离尘世的仙境,拥有神奇的法术和智慧。
“仙人”一词源于古代的神话和信仰,最早见于《山海经》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丰富,从最初的神话人物演变为指代具有超凡能力的人。
在**文化中,仙人象征着长寿、智慧和超脱尘世的美好愿望。在民间信仰和道教中,人们常常通过祭祀和修炼来追求成为仙人,以期获得长生和超凡的能力。
“仙人”一词常常带有一种神秘和崇高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仙境、飘逸的仙风和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听到有人用“仙人”来形容那些在某个领域非常出色的人,比如“他编程的能力简直像个仙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仙人”: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飘然乘风去,云海任逍遥。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精灵”(Elf)或“天使”(Angel),它们也具有超自然的能力和美好的形象,但在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上有所不同。
“仙人”一词在中文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它不仅是神话故事中的角色,也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和超凡境界的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添文学和日常对话的色彩。
1.
【仙】
(会意。本作“僊”。右边的意思是人爬到高处取鸟巢,加上“人”旁,表示人升高成仙。隶书作“仙”,表示仙人多住在高处。本义:仙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僊,长生迁去也。 、 《汉书·郊祀志》-求僊人羡门之属。 、 《列子·黄帝》。注:“仙寿考之迹。”-仙圣为之臣。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