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1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12:37
“征戮”一词的字面意思是征讨和杀戮,通常指的是通过武力征服或消灭敌人。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常用于描述军事行动或战争中的暴力行为。
“征戮”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征”指的是征讨、征服,“戮”指的是杀戮、消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在描述历史**或军事行动时仍被使用。
在**古代,征戮是扩张领土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这个词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战争和征服的认知,以及对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的崇尚。
“征戮”这个词带有一种沉重和悲壮的情感,让人联想到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它可能引发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
在历史学*中,我曾研究过一些古代征戮的案例,这些案例让我深刻理解了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征戮”:
在那遥远的战场,征戮声声,
英雄的血染红了大地,
和平的梦在风中飘摇,
愿未来的岁月,不再有征戮的痕迹。
想象一幅画面:古代战场上的士兵们奋勇作战,战鼓声、号角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悲壮的氛围。这种场景可以通过音乐和视觉艺术来表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onquest”和“slaughter”,它们在描述军事征服和***杀戮时与“征戮”有相似的含义。
“征戮”这个词虽然带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但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更倾向于使用和平与和解的词汇。了解这个词的历史和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历史上的冲突和战争,以及对和平的追求。
1.
【征】
(形声。从彳(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 、 《尔雅》-征,行也。 、 《易·大壮》-壮于趾征凶。 、 《诗·小雅·小宛》-而月斯征。 、 《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先王卜征五年。 、 《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 古乐府《木兰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唐·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
【组词】
征鼙、 征衣、 征客、 征鸟、 征盖、 征夫
2.
【虏】
(形声。从力,从毌(guàn),虍(hū)声。“毌”即“贯”字,是穿钱用的绳索。这里表示用绳索拘捕的意思。本义:俘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虏,获也。 、 《礼记·曲礼》。注:“军所获也。”-献民虏者操右袂。 、 《史记·项羽本纪》-且为所虏。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虏楚将屈匄。 、 《战国策·燕策》-虏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