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1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1:55
“猎猎”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风声、旗帜等在风中飘动的声音或状态。字面意思是指风吹动时发出的声音,或者物体在风中剧烈摇动的样子。
“猎猎”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古代汉语中形容风声或物体摇动声音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固定在文学和描述自然景象中。
在**文化中,“猎猎”常与战争、边塞诗等联系在一起,象征着英勇、壮烈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猎猎”给人以强烈的动感,联想到风的力量和旗帜的飘扬,常伴随着激动、振奋或悲壮的情感。
在描述一次户外活动时,我曾用“猎猎”来形容风中飘扬的旗帜,增强了场景的生动性和氛围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猎猎风中,战旗飘扬,英雄的誓言在耳边回响。”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想象一片广阔的草原上,风中猎猎作响的旗帜,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和听觉上的动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luttering”或“flapping”,用于形容旗帜或物体在风中的摇动。
“猎猎”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尤其在文学和描述自然景象时,能够有效地传达动感、力量和氛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适当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1.
【猎】
(形声。从犬,巤(liè)声。本义:打猎,捕捉禽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猎,放猎逐禽也。 、 《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 《礼记·月令》-执弓挟矢以猎。 、 《左传·宣公十一年》-楚蒍艾猎,字叔敖。 、 《太玄·毅》。注:“捕也。”-吏所猎也。 、 唐·王维《观猎》-将军猎渭城。 、 《汉书·李广苏建传》-单于出猎。 、 《聊斋志异·促织》-教我猎虫所。
【组词】
猎火、 猎围、 猎士、 猎夫、 猎食
2.
【猎】
(形声。从犬,巤(liè)声。本义:打猎,捕捉禽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猎,放猎逐禽也。 、 《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 《礼记·月令》-执弓挟矢以猎。 、 《左传·宣公十一年》-楚蒍艾猎,字叔敖。 、 《太玄·毅》。注:“捕也。”-吏所猎也。 、 唐·王维《观猎》-将军猎渭城。 、 《汉书·李广苏建传》-单于出猎。 、 《聊斋志异·促织》-教我猎虫所。
【组词】
猎火、 猎围、 猎士、 猎夫、 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