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1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16:37
力守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力量来坚守或保卫某物。它通常指的是在面对挑战或威胁时,坚定不移地保护或维持某事物的状态或位置。
“力守”由两个汉字组成,“力”指力量,“守”指守护或保持。在古代汉语中,“守”已有守护之意,而“力守”则是强调通过力量来实现守护的行为。
在**文化中,“力守”常与忠诚、勇气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它体现了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是许多历史故事和现代英雄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力守”给人以坚定和勇敢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依然坚持原则和信念的人,激发人们的敬佩和尊重。
在个人生活中,“力守”可以应用于各种情境,如坚守个人价值观、保护家庭安全或维护工作职责。例如,一个家庭成员可能会力守家规,确保家庭和谐。
在诗歌中,“力守”可以用来描绘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风雨中力守,
不屈的信念如磐石。
岁月流转,
唯初心不变。
在英语中,“力守”可以对应为“defend vigorously”或“hold steadfast”,虽然在表达上略有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强调通过力量和决心来保护某物。
“力守”是一个充满力量和决心的词汇,它不仅在语言上表达了坚守和保护的行为,也在文化和情感上激发了人们的敬佩和尊重。在个人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力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坚定和勇敢的态度。
1.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
2.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