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3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36:38
“得缩头时且缩头”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需要低头的时候就要低头”。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在面对困难或压力时,应该采取退让或妥协的态度,以避免更大的损失或冲突。
这个成语的来源较为模糊,但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于“和”与“忍”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它的应用更加广泛。
在**传统文化中,“得缩头时且缩头”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即在处理问题时寻求平衡和妥协。这种思想在社会交往和政治决策中都有所体现。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智慧和成熟的感觉,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职场冲突中运用“得缩头时且缩头”的原则,选择了暂时退让,最终避免了更大的职业风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风暴来临之前,
我学会了“得缩头时且缩头”,
不是懦弱,而是智慧的选择,
等待阳光再次照耀。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暴风雨中低头前行,背景音乐是柔和的钢琴曲,这可以很好地体现“得缩头时且缩头”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虽然不完全对应,但都强调了适应环境和采取适当策略的重要性。
“得缩头时且缩头”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成语,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有策略地选择应对方式。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平衡和理性。
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入市乌龟。’曰:‘意旨如何?’师曰:‘得缩头时且缩头。’
~,我们还是忍让一下吧。
1.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
2.
【缩】
(形声。从糸(mì),宿声。糸,细丝,与绳索有关。本义:捆束)。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緜》-其绳则直,缩版以载。 、 《说文》。朱曰:“许书之乱字皆治也,理也。此说解及尔雅之乱,正谓治理。”-缩,乱也。 、 《仪礼·乡饮酒礼》-磬阶闲缩霤。 、 《仪礼·乡射礼·大射仪》-十纯则缩而委之。 、 《仪礼·士丧礼》-绞横三缩一。 、 《礼记·檀弓》-冠缩缝。 、 《礼记·丧大纪》-布绞缩者一。
3.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
4.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
5.
【且】
用在句末,相当于“啊”。
【引证】
《诗·郑风·褰裳》-狂童之狂也且。
6.
【缩】
(形声。从糸(mì),宿声。糸,细丝,与绳索有关。本义:捆束)。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緜》-其绳则直,缩版以载。 、 《说文》。朱曰:“许书之乱字皆治也,理也。此说解及尔雅之乱,正谓治理。”-缩,乱也。 、 《仪礼·乡饮酒礼》-磬阶闲缩霤。 、 《仪礼·乡射礼·大射仪》-十纯则缩而委之。 、 《仪礼·士丧礼》-绞横三缩一。 、 《礼记·檀弓》-冠缩缝。 、 《礼记·丧大纪》-布绞缩者一。
7.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