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4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44:51
词汇“游怠”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由两个字“游”和“怠”组合而成的。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分析:
“游怠”字面意思可能是指游荡或闲逛时的懒散状态。其中,“游”通常指游荡、闲逛,而“怠”则指懒惰、不积极。
由于“游怠”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形容人物的某种生活态度或行为模式,如描述一个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人。
由于“游怠”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详细记录。它可能是由常用词汇“游”和“怠”组合而成,用以形容一种特定的状态。
在现代社会,“游怠”可能被视为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与追求效率和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相悖。
“游怠”可能给人带来一种懒散、无所作为的负面情感联想,与积极进取的形象形成对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游怠”这个词,但可能会用其他词汇来形容类似的状态,如“懒散”或“无所事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游怠”来描绘一种悠闲而懒散的氛围:
午后阳光洒满街道,
我游怠于这宁静的角落,
心随风飘,无所牵挂。
“游怠”可能让人联想到悠闲的午后、懒洋洋的猫咪、或是缓慢流淌的河水,这些画面和声音都能唤起一种放松和懒散的感觉。
在不同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游怠”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词汇或短语来表达类似的概念,如英语中的“loafing around”或“idling”。
“游怠”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能够形象地描述一种特定的懒散状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不同的生活状态。
1.
【游】
(形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游,旌旗之流也。 、 《诗·长发》-为下国缀旒。 、 《左传·桓公十二年》-鞶厉游缨,昭其数也。
2.
【怠】
(形声。从心,台声。本义:懒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怠,慢也。 、 《尔雅》-懈,怠也。 、 《广雅》-怠,赖也。 、 《国语·周语》-可先而不备,谓之怠。 、 《礼记·檀弓》。注:“惰也。”-吉事虽止不怠。 、 《礼记·曲礼》。注:“放散身体也。”-毋怠荒。 、 《国语·晋语》-怠偷甚矣。 、 《公羊传·文公十二年》-俾君子易怠。 、 《商君书·弱民》-兵民怠而国弱。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组词】
怠荒、 怠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