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3:40
捧角(pěng jiǎo)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捧起角色”或“推崇角色”。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指的是在戏剧、电影、电视剧等表演艺术中,对某个演员或角色进行特别的推崇或宣传,以提高其知名度或受欢迎程度。
捧角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同义词:
反义词:
捧角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捧”(抬起、推崇)和“角”(角色、演员)组成。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逐渐从戏剧领域扩展到整个娱乐行业,成为一种常见的宣传手段。
在**,捧角现象在娱乐行业尤为常见。随着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发展,捧角的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广泛。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对名人和娱乐文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捧角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娱乐圈的竞争和炒作。它可能带来正面的情感反应,如对某个演员的喜爱和支持,也可能带来负面的情感反应,如对过度宣传和炒作的反感。
在日常生活中,捧角的现象随处可见。例如,当一部新电影上映时,媒体和社交平台可能会集中宣传某位主演,以吸引观众的关注和购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星光璀璨夜,捧角舞台间, 一颦一笑,皆是人间烟火。
捧角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闪光灯下的明星,或者是舞台上聚光灯下的演员。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海报、广告牌和电视屏幕上的宣传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颁奖典礼上的掌声和媒体的采访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romote a star”或“build up a character”,但这些表达方式更侧重于推广和建立形象,而不像“捧角”那样带有一定的推崇和宣传的意味。
捧角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具有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意义,它反映了娱乐行业的运作方式和社会对名人的关注。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文化现象和社会动态。
1.
【捧】
(形声。从手,奉声。本义:两手承托。古多作“奉”)。
同本义。
【引证】
《广韵》-捧,两手承也。 、 《穆天子传》。注:“捧,两手持也。”-捧馈而哭。 、 《后汉书·朱浮传》-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君与康先生捧诏恸哭。 、 晋·干宝《搜神记》-两手捧头及剑奉之。
【组词】
捧戴、 捧脚、 捧檄、 捧头鼠窜、 捧茗
2.
【角】
古代盛酒的器具。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与流,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引证】
《仪礼·特牲馈食礼》。注:“角四升,疑古酒器之始,以角为之。”-一角一散。 、 《礼记·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比试;竞争。
【引证】
《汉书·贾谊传》-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之臣之也。 、 《汉书·武帝纪》-作角抵戏。 、 《吕氏春秋·孟冬》。注:“犹试也。”-肆射御角力。 、 《聊斋志异·促织》-日与子弟角。
【组词】
角试、 解力、 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