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1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3:16
榆林窟:榆林窟是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境内的一组石窟,与著名的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为四大石窟之一。榆林窟以其丰富的艺术和壁画而闻名,是研究古代文化、艺术和历史的重要遗址。
在文学中,榆林窟可能被用作历史背景或文化象征,描绘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或文化的传播。在口语中,提及榆林窟可能是在讨论旅游景点或文化遗产。在专业领域,如考古学、艺术史和研究中,榆林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同义词:敦煌石窟、石窟、艺术宝库 反义词**:现代建筑、工业遗址
榆林窟的名称来源于其附近的一片榆树林。随着时间的推移,榆林窟成为了**艺术的代名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
榆林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遗址,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它不仅是艺术的宝库,也是研究古代社会、经济和**生活的窗口。
榆林窟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和艺术的震撼感。它让人联想到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对**的虔诚。
在大学期间,我曾参与一个关于榆林窟壁画保护的项目,这段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榆林窟可以被描绘为时间的见证者,艺术的守护者:
榆林窟,石壁上的诗篇, 千年风霜,不减其辉。 佛光普照,艺术之魂, 丝绸之路,文化的桥梁。
想象一幅榆林窟的壁画,色彩斑斓,线条流畅,仿佛能听到古代工匠的凿石声和僧侣的诵经声。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石窟艺术如印度的阿旃陀石窟和阿富汗的巴米扬石窟,都是**艺术的杰出代表,各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历史背景。
榆林窟不仅是*的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的文化宝藏。它让我认识到艺术的力量和历史的深远影响,对于我的语言学和表达,它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文化背景和灵感来源。
1.
【榆】
榆树。
【引证】
《说文》。按,榆皮色赤,其白者为枌也。荚可食,亦可为酱。-榆,白枌。 、 《礼记·内则》-堇萱枌榆。 、 《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
2.
【林】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林,平土有丛木曰林。 、 《尔雅·释地》-野外谓之林。 、 《诗·小雅·白华》-有鹤在林。 、 《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每大林麓。 、 《释名》-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 、 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 《黔之驴》-蔽林间窥之。
【组词】
竹木林;山林、 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 林浪、 林麓、 林泉、 林错
3.
【窟】
(形声。从穴,屈声。本义:土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窟。-窟,兔崛也。 、 《小尔雅·广兽》-兔之所息谓之窟。 、 《通俗文》。按,凡穴土皆曰堀。-兽穴曰窟。 、 《汉书·扬雄传》-西厌月窟。 、 《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官室,冬则居营窟。
【组词】
窟弄、 窟窍、 窟窦、 窟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