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5:48
开笼放雀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打开鸟笼,让笼中的鸟儿自由飞翔。基本含义是指释放被囚禁或限制的生物,使其获得自由。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解除束缚,给予自由。
在文学作品中,开笼放雀 常用来象征性地表达解放思想、摆脱旧观念的束缚。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汇来描述实际释放宠物鸟的行为,或者比喻性地谈论给予某人自由或独立。在专业领域,如动物保护或心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讨论释放被囚禁动物或帮助个体摆脱心理束缚的实践。
开笼放雀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简单,直接来源于实际的动物释放行为。在古代文学中,这个成语就已经出现,用以比喻性地表达解放和自由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仅局限于字面意义,而是更多地用于比喻和象征。
在文化中,鸟儿常常被视为自由和灵魂的象征。因此,开笼放雀 这个成语在文化中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常被用来鼓励人们追求自由和解放。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自由、希望和新的开始。它鼓励人们摆脱束缚,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见证过一个朋友在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时期后,终于决定辞职并追求自己的梦想,这让我想到了开笼放雀 这个成语,因为它象征着她摆脱了职业上的束缚,获得了新的自由。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开笼放雀,让心灵飞翔,
穿越云层,触摸星光。
摆脱枷锁,迎接晨曦,
自由之翼,展翅高飞。
想象一只鸟儿从笼中飞出,展翅高飞的画面,伴随着轻快的鸟鸣声,这种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增强了开笼放雀 这个词汇的自由和解放的象征意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et the bird free" 或 "liberate the captiv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自由和解放的概念是相似的。
开笼放雀 这个词汇不仅在字面上表达了释放动物的行为,更在文化和象征层面上传达了自由和解放的重要概念。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提醒我要勇于摆脱束缚,追求自由和创新。
晋王导生辰,巩大卿笼雀鸽往贺,至则开笼放之,每放一雀,祝曰:‘愿相公百二十岁。’
毛相又奸又滑,趁着人眼一错,一溜烟逃出关外,好比~,插翅高飞。
1.
【开】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開,张也。 、 《老子》十章-天门开阖。 、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 《易·系辞上》-开物成务。 、 《乐府诗集·木兰诗》-开我东阁门。 、 《资治通鉴·唐记》-遂开门纳众。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 《广东军务记》-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
【组词】
开城、 开门钱
2.
【笼】
笼罩;遮掩。
【引证】
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组词】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笼葱
包括;包罗。
【引证】
唐·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组词】
笼罗、 笼取、 笼利
3.
【放】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放,逐也。 、 《楚辞·悲回风》-见伯夷之放迹。 、 刘向《列女传》-卿大夫外淫者放。 、 《虞书》-放驩兜于崇山。 、 《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放其大夫。 、 《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4.
【雀】
[方言]用于“家雀儿”(jiāqiǎor)、“雀盲眼”(qiǎomángyǎn)。
【组词】
雀盲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