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4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49:52
“殂殒”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殂”和“殒”。两者都含有死亡、消逝的意思。结合起来,“殂殒”通常指生命的终结或消亡,尤其指突然或过早的死亡。
在文学作品中,“殂殒”常用来描述英雄或重要人物的死亡,赋予其一种悲壮或崇高的色彩。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使用较少,因为它带有一定的文学和书面语色彩。在专业领域,如医学或法律,可能会使用更精确的术语来描述死亡。
同义词中,“逝世”和“死亡”较为中性,而“丧生”和“夭折”则带有更多的悲剧色彩。
“殂”和“殒”都是古代汉语词汇,源自甲骨文和金文。在古代文献中,这两个字常用来描述君王或贵族的死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的用法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语境中。
在**传统文化中,死亡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不同的词汇用来表达对死亡的不同态度和情感。“殂殒”因其文学性和书面语色彩,常被用于表达对英雄或重要人物死亡的哀悼和尊重。
“殂殒”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和悲伤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在使用这个词汇时,往往会带有一种对逝者的敬意和对生命的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使用“殂殒”这个词,因为它过于正式和文学化。然而,在阅读历史或文学作品时,这个词的出现常常让我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人物的伟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殂殒”:
星辰殂殒于夜空,
留下永恒的哀愁。
英雄的殂殒,
铸就了不朽的传说。
“殂殒”这个词让人联想到黑白的画面和悲伤的音乐,如葬礼上的哀乐或电影中英雄牺牲的场景。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emise”或“perish”,但它们没有“殂殒”那种文学和书面语的色彩。
“殂殒”是一个富有文学和历史色彩的词汇,它不仅仅描述死亡,还承载了对逝者的敬意和对生命的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加语言的深度和多样性。
1.
【殂】
(形声。从歹(è),且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死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殂,往死也。 、 《书·舜典》。传:殂落,死也。”-帝乃殂落。 、 《孟子·万章上》-放勋乃殂落。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组词】
殂谢、 殂夭、 殂化、 殂没
2.
【殒】
(形声。从歺(“歹”是隶楷写法),员声。歺(è),剔肉残余的骨头,常与“死亡”有关。本义:死亡)。
同本义。
【引证】
《一切经音义》引《声类》-殒,没也。 、 《一切经音义三》-殒,字书作陨,同于敏反。 、 《后汉书·隗嚣传》-妻子颠殒。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未尝殒于城中。
【组词】
殒亡、 殒骨、 殒没、 殒逝、 殒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