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0:11
词汇“威厌”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根据字面意思,“威”通常指威严、威力或威势,而“厌”则有厌恶、厌倦的含义。将两者结合,“威厌”可能指的是因威严或威力而产生的厌恶感或厌倦情绪。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用,以下的分析将基于这种假设性的理解。
“威厌”可能指的是对某人或某事物的威严或威力感到厌恶或厌倦。
由于“威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描述对权威或强权的反感;在口语中,可能不会直接使用这个词汇,而是用更常见的表达方式来传达类似的意思。
由于“威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可能是由“威”和“厌”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语境下的表达。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威厌”可能被用来描述对权威或强权的普遍反感,尤其是在那些强调平等和民主价值观的社会中。
“威厌”可能让人联想到对权威的反抗或对不公正待遇的反感。这种情感反应可能激发人们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
由于“威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然而,在讨论对权威或强权的感受时,可能会间接表达类似的情绪。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威厌”用作一个象征性的词汇,表达对权威的反抗或对不公正待遇的反感。
结合图片,可能会选择展示抗议或反抗的场景;结合音乐,可能会选择激昂或反抗性的音乐来增强“威厌”的情感表达。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威厌”的词汇,但类似的情感和表达可以通过其他词汇或短语来传达。
“威厌”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使用和理解可能需要特定的语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丰富词汇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谨慎使用,以避免误解。
1.
【威】
威力;威风。
【引证】
《说文》-威,畏也。 、 《吕氏春秋·荡兵》-威也者,力也。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严大国之威。 、 、 《孟子·公孙丑下》-威天下不以兵革。 、 《汉书·李广传》-威棱威乎邻国。 、 汉·贾谊《过秦论》-威振四海。 、 《明史》-为敛威去。
【组词】
威风杀气、 威弧、 威折、 威服、 威柄、 威畏、 威约、 威凌、 威绥
尊严,威严。
【引证】
《明史》-畏威保位。 、
【组词】
威荣、 威法、 威神、 威裕、 威敬、 威光、 威棱、 威德、 威锋、 威权、 威灵、 威声、 威神、 威化
2.
【厌】
(形声。从厂(hǎn),猒(yàn)声。厂,象山崖石穴形。《说文》:“厌,笮也。”意思是“压”。由“犬、肉、甘”三部分合起来,会意,表示“吃饱”、“满足”。本义:吃饱)。
饱,满足 同: 餍
【引证】
《论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不厌。 、 宋·苏洵《六国论》-秦之欲无厌。 、 宋·苏轼《教战守》-求之者无厌。
【组词】
厌极、 厌饫、 厌塞、 厌伪、 厌恋、 厌副、 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