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3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35:37
木耳 是一种食用菌,学名为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属于真菌界、担子菌门、木耳目、木耳科。它通常生长在枯死的树木上,尤其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木耳的外观呈扁平状,边缘呈波浪形,颜色从深褐色到黑色不等。它在**菜肴中非常常见,因其口感脆嫩、营养丰富而受到喜爱。
木耳的名称来源于其形状和颜色,类似于耳朵且呈黑色。在**,木耳的使用历史悠久,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神农本草经》。
在**文化中,木耳被视为一种健康食品,常用于烹饪各种菜肴,如凉拌木耳、木耳炒肉等。它也是中医中常用的食材,被认为有助于清热解毒、润肺止咳。
木耳给我的联想是自然、健康和朴素。它让我想到山林中的清新空气和简单的生活方式。
在我的家乡,木耳是过年时必备的食材之一,常用来做凉菜,象征着新年的吉祥和健康。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木耳:
在山林的怀抱中,
木耳静静地生长,
如同大地的耳朵,
聆听着自然的低语。
木耳的图片通常给人一种自然、朴素的感觉。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山林中的鸟鸣和风声。
在其他亚洲国家,如日本和韩国,木耳也是一种常见的食材,但可能在烹饪方法和菜肴名称上有所不同。
木耳不仅是一种食材,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它在语言中的使用展示了其多样性和灵活性,对于理解*文化和饮食惯具有重要意义。
1.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
2.
【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耳,主听也。 、 《白虎通·情性》-耳者,肾之候。 、 《春秋·元命苞》-耳者,心之候。 、 《鬼谷子·权篇》-耳目者,心思之助也。 、 《易·说卦》-坎为耳。 、 明·刘基《苦斋记》-忠言逆耳利于行。 、 宋·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组词】
耳目官、 耳斡儿、 耳朵垂子、 耳根厢、 耳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