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5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54:27
词汇“殊观”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殊”和“观”。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殊观”字面意思是指特殊的、不同寻常的景象或观点。其中,“殊”表示特别、不同,“观”表示景象、观点。因此,“殊观”可以理解为一种独特的、引人注目的景象或观点。
“殊观”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如《文选·张衡<西京赋>》中有“殊观奇丽”之句。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在**文化中,“殊观”常与自然美景、历史遗迹等联系在一起,强调其独特性和观赏价值。在旅游宣传中,常用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殊观”一词给人以新奇、震撼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那些令人难忘的景象或观点,激发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独特性的欣赏。
在旅行中,我曾遇到过一些殊观,如在黄山看到的云海,那种壮观的景象至今难以忘怀。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初露,山川殊观,一抹红霞,映照心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壮丽的山川画面,或是历史悠久的古城风貌。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宏伟的交响乐,或是悠扬的古琴曲。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pectacle”或“unique view”,但“殊观”更强调其独特性和观赏价值。
“殊观”一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使用不多,但在文学和旅游等领域仍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通过对“殊观”的学*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汉语中的美学表达。
1.
【殊】
(形声。从攴(è),朱声。小篆字形。攴,分解后剩下的骨头。隶变为“歹”。本义:斩首,断其首身而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汉令曰:蛮夷长有罪当殊之。-殊,死也。 、 《汉书·高帝纪》。注:“斩刑也。”-其赦天下殊死以下。 、 《庄子·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
2.
【观】
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张示法令的地方。同“阙”。
【引证】
《尔雅·释宫》郭璞注:“孙炎曰:‘宫门双阙,旧章悬焉,使民观之,因谓之观。’”。-观谓之阙。 、 《礼记·礼运》-出游于观之上。 、 《后汉书·班固传·典引》-是以凤凰来信,集羽族于观阙,肉角驯毛宗于外囿。
【组词】
观阙、 观魏
台榭。
【引证】
《左传·哀公元年》-宫室不观,舟车不饰。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大王见臣列观。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组词】
观台、 观榭、 观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