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2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23:07
河道:指河流在陆地上流动的通道,包括河床和河岸。它是水流长期冲刷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宽度和深度,是河流输送水流和泥沙的通道。
河道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河”和“道”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道”有路径、通道的含义,因此“河道”即指河流的路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领域和语境中有所扩展。
在**文化中,河道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许多古城都依河而建,河道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河道也与农业灌溉、交通运输等社会活动密切相关。
河道给人以宁静、流动和生命力的感觉。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连续性,同时也可能引发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历史变迁的沉思。
在旅行中,我曾沿着一条古老的河道散步,那里的宁静和美丽让我深刻体会到河道在自然和人文景观中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河道可以被描绘为时间的见证者:
岁月如河,缓缓流淌, 河道曲折,见证沧桑。 每一滴水,都是故事, 每一道弯,都是过往。
河道常常与清澈的水流、蜿蜒的岸线和鸟鸣声联系在一起。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河道都具有类似的基本含义,即河流的通道。然而,其在文学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学中,河道可能更多地与探索和冒险联系在一起。
河道这个词不仅指代河流的具体路径,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河道的多重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和丰富地使用这个词汇。
1.
【河】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 、 《书·禹贡》-导河积石。 、 《列子·汤问》-河阳之北。 、 《吕氏春秋·慎行论》-三豕涉河。
【组词】
河堧、 河湟、 河朔、 河洛、 河堑
2.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