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4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48:49
“放羊”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让羊群在草地上自由吃草,通常由牧羊人看管。基本含义是指一种传统的畜牧活动,也常用来比喻某人或某组织对某事的管理或控制不严,任其自由发展。
在文学中,“放羊”可能被用来描绘田园风光或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在口语中,它常用来形容某人工作不认真,或者对某事不加管理。在专业领域,如农业或畜牧业,它是一个常见的术语。
同义词:放任、不管、自由发展 反义词:严管、控制、约束
“放羊”一词源于古代的畜牧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比喻领域,用来形容对事物的宽松管理或不加约束的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放羊常常与田园生活和自然和谐相联系。在现代社会,它更多地被用来形容管理上的松懈或不负责任的态度。
“放羊”这个词给我一种自由和放松的感觉,同时也可能让人联想到不负责任或缺乏规划的状态。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与过一次社区活动,其中我们被要求“放羊式”管理一个小项目,结果发现这种管理方式导致了项目的混乱和效率低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放羊”:
在绿意盎然的山坡上,
我放羊,心随云飘荡。
自由的风,轻抚着羊群,
我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了宁静。
想象一幅画面:广阔的草原上,一群羊在悠闲地吃草,牧羊人坐在一旁,吹着口哨。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和放松。
在英语中,“放羊”可以对应为“grazing sheep”或“shepherding”,但在比喻意义上,可能更接近于“letting things slide”或“not taking responsibility”。
通过对“放羊”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和含义。它不仅是一个描述畜牧活动的词汇,也是一个富有比喻意义的词语,能够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和理解。
1.
【放】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放,逐也。 、 《楚辞·悲回风》-见伯夷之放迹。 、 刘向《列女传》-卿大夫外淫者放。 、 《虞书》-放驩兜于崇山。 、 《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放其大夫。 、 《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2.
【羊】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羊头形。“羊”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一种哺乳动物)。
同本义 。反刍类,以食草为生。一般头上有一对角,有许多品种。
【引证】
《说文》。孔子曰:“半羊之字以形举也。”-羊,羊兽也。 、 《礼记·曲礼》-羊曰柔毛。 、 《大戴礼记·少牢》-羊曰少牢。 、 《礼记·月令》-食麦与羊。 、 《易·说卦》-兑为羊。 、 《汉书·李广苏建传》-杖汉节牧羊。
【组词】
羊群里跑出骆驼来、 羊群蚁阵、 羊酒花红、 羊车过市、 羊耳风、 羊脏、 羊羔、 羊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