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0:50
干净利落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做事或处理事情既干净又利落,不拖泥带水。基本含义是指做事效率高,效果好,不留下任何瑕疵或尾巴。
干净利落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干净”和“利落”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汉语中,“干净”指清洁无污,“利落”指动作迅速、不拖沓。随着时间的演变,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现在的成语,强调做事的高效和完美。
在**文化中,干净利落常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它体现了一个人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对时间的尊重。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正面和积极的,它让我联想到高效、整洁和有序。在表达中,它可以帮助我传达出对某人或某事的赞赏和认可。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他处理工作总是干净利落,从不拖延,这让我深受启发,也开始尝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她的笔下,文字干净利落,如清风拂过,不留痕迹。”
视觉上,干净利落让我联想到整洁的桌面和有序的文件。听觉上,它可能让我想到快速而有节奏的键盘敲击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eat and tidy”或“efficient and effective”,虽然不完全等同,但传达了相似的高效和整洁的概念。
干净利落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我准确地描述和评价事物,还激励我在生活中追求高效和完美。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对这个词汇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加欣赏它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
不是老人家,谁能做这样干净利落?
他做得很~。
1.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
2.
【净】
(形声。从水,争声。本义:春秋时鲁国北城门“争门”的护城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北城之门曰净门,当因池水名净而命也。公羊传所谓鹿门、争门、吏门,盖以争为之。-净,鲁北城门池也。
3.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
4. 【落】 [方言]形容态度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