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0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08:23
畜牧:指人类为了获取肉、奶、毛皮、羊毛、兽力等产品,对家畜(如牛、羊、马、猪、鸡等)进行饲养和管理的活动。
畜牧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畜”指家畜,“牧”指放牧。随着农业的发展,畜牧逐渐成为一门专业的农业活动,并在现代社会中发展出更加科学和系统的管理方法。
在许多文化中,畜牧与农业紧密相关,是社会经济的基础。在一些游牧民族中,畜牧甚至是生活的核心。在现代社会,畜牧业的发展也与环境保护、动物福利等问题紧密相关。
畜牧往往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乡村生活、广阔的草原和勤劳的牧民。它也可能引发对动物福利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个人经历中,畜牧可能与童年在农村的记忆相关,或者在旅行中接触到的牧场和牧民。
在诗歌中,畜牧可以被用来描绘自然美景和宁静的生活:
草原上,牛羊成群, 牧歌悠扬,岁月静好。
畜牧可能让人联想到广阔的草原、牧羊人的笛声和牛羊的叫声。
在不同文化中,畜牧的重要性各不相同。例如,在蒙古,畜牧是传统生活方式的核心;而在一些工业化国家,畜牧业可能更加注重效率和规模化生产。
畜牧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也体现了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畜牧的各个方面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相关话题,并在交流中更准确地使用这一词汇。
1.
【畜】
饲养。
【引证】
《礼记·曲礼》-畜鸟者则勿佛也。 、 《楚辞·大招》-畜鸾皇只。 、 《徐霞客游记》-则架竹为巢,下畜牛羊豕。
【组词】
畜置
养育。
【引证】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天下谁畜之。 、 《孟子·梁惠王上》-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 、 、 《诗·小雅·我行其野》-尔不畜我,复我邦家。
【组词】
畜爱
2.
【牧】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牛,从攴(pū),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本义:放牧牲畜)。
同本义。
【引证】
《周礼·牧人》-掌牧六牲。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牛曰牧。”-谁扞牧圉。 、 《列子·黄帝》。注:“养禽兽之长也。”-周宣王之牧正。 、 《诗·小雅·无羊》-牧人乃梦。 、 《尔雅》-郊外谓之牧。 、 《汉书·李广苏建传》-使牧羝。 、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郴州荛牧儿。 、
【组词】
牧所、 牧苑、 牧子、 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