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5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56:31
词汇“牙蘖”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经过查询,它似乎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和广泛的使用记录。因此,我将基于这个词汇的字面意义和可能的语境进行分析。
“牙蘖”由两个字组成:“牙”通常指牙齿,而“蘖”在汉语中指植物的萌芽或新枝。结合起来,“牙蘖”可能指的是牙齿的新生长或牙齿的萌芽状态。
由于“牙蘖”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医学或生物学领域,如果存在这样的词汇,它可能用于描述牙齿发育的某个阶段。
由于“牙蘖”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示例句子是假设性的:
同义词:牙胚(牙齿的发育初期) 反义词:无(由于“牙蘖”不是一个常用词汇,难以找到直接的反义词)
“牙蘖”的词源不详,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可能是一个专业术语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词汇。
由于“牙蘖”不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词汇,它在特定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和影响不明显。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牙蘖”可能不会引起特别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因为它不是一个日常使用的词汇。
由于“牙蘖”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较低。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牙蘖”用作比喻,描述新生事物的出现或成长过程。
由于“牙蘖”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由于“牙蘖”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详。
“牙蘖”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使用和理解受到限制。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扩展词汇量,但在实际交流中可能并不实用。
1.
【牙】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引证】
《说文》-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 、 《左传·隐公五年》。疏:“颔上大齿谓之牙。”-皮草齿牙。 、 《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组词】
牙祭、 牙疼咒
2.
【蘖】
(形声。从木,薛声。本义:被砍去或倒下的树木再生的枝芽)。
同本义。
【引证】
《书·盘庚上》-若颠本之有由蘖。 、 《诗·商颂·长发》。朱注:“蘖,旁生萌蘖也。”-苞有三蘖。 、 《孟子·告子上》-非无萌蘖之生焉。 、 《文选·张衡·东京赋》。注:“斩而复生曰蘖。”-寻木起于蘖栽。
【组词】
槎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