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3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35:30
词汇“制授”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或特定历史语境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制授”进行分析:
“制授”字面意思是由上级或官方授予某种职位或权力。其中,“制”指的是制度、规定,“授”则是授予、给予的意思。在古代,这通常指的是**或朝廷根据制度规定授予官员职位或爵位。
在古代文献中,“制授”常用于描述朝廷对官员的任命,如“制授某人为某官”。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较少使用,但在历史研究或古文翻译中仍可见到。
“制授”一词源于古代**的官僚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任命”、“授予”等词汇。
在古代,官员的任命是一个严肃的政治行为,涉及到国家的治理和权力的分配。因此,“制授”一词体现了古代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官僚体系。
对于这个词,我联想到的是古代朝廷的庄重和严肃,以及官员们对于职位的渴望和敬畏。
在现代生活中,这个词较少直接使用,但在阅读历史书籍或观看古装剧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帮助理解古代的官制和政治文化。
在创作历史题材的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制授”来描绘古代官员的任命场景,增加作品的历史感。
想象一下古代朝廷的场景,**坐在龙椅上,宣布对某位官员的“制授”,这种场景往往伴随着庄重的音乐和严肃的气氛。
在西方历史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appoint”或“grant”,但它们的使用语境和含义与“制授”有所不同。
“制授”是一个具有浓厚历史色彩的词汇,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的官僚制度,也体现了权力授予的正式和严肃。在现代汉语中,虽然这个词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它对于理解古代政治文化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1.
【制】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制,裁也。 、 《淮南子·主术》-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 、 《诗·豳风·东山》-制彼裳衣。 、 《孟子》-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组词】
制割、 制义、 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 配制;提制、 精制;中国制
2.
【授】
(会意。从手,从受,受声。本义:给予;交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授”应是后起字。-授,予也。 、 《周礼·邻长》-则从而授之。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数也。”-献俘授馘。 、 《国语·鲁语》。注:“与也。”-今日必授。 、 《资治通鉴》-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组词】
授受、 授兵、 授官厅、 授玉、 授室、 授赏、 授简、 授以全权;授位、 授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