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4:0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02:02
词汇“淹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典文学作品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淹蹇”进行分析:
“淹蹇”的字面意思是淹没、阻碍,引申为遭遇困难、处境艰难。其中,“淹”指淹没、沉没,“蹇”指跛足,引申为困难、不顺利。
在文学作品中,“淹蹇”常用来形容人物的命运多舛,或描述某种境遇的艰难。例如,在古代诗词中,可以用“淹蹇”来形容一个人的仕途不顺,或是在战乱中的艰难生存。
“淹蹇”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主要在古代汉语中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较少见到。
在古代社会,人们常用“淹蹇”来形容个人的命运或社会的动荡,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命运无常和社会不稳定的感慨。
“淹蹇”一词给人以沉重、压抑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人生的不易和世事的艰难。
在现代生活中,“淹蹇”一词较少直接使用,但在描述个人经历或历史**时,可以用来表达深刻的感慨和反思。
在创作中,可以将“淹蹇”融入到描述人物命运的诗句或故事情节中,增加文学作品的深度和韵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文人墨客在风雨中艰难前行的画面,音乐上可以联想到低沉、悲凉的旋律。
由于“淹蹇”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类似的情感和境遇来表达。
“淹蹇”作为一个古雅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不多,但它能够丰富语言的表达,增加文学作品的情感深度。在学*语言和文学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文学作品。
1.
【淹】
(形声。从水,奄声。本义:古水名,即今金沙江的一段) 同本义。在四川省南部。即今金沙江自发源地至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一段。
【引证】
《字林》-淹水,一曰复水也,出今四川宁远府徼外,合金沙江入江。
浸泡。
【引证】
刘向《九叹·怨思》-淹芳芷于腐井兮。 、 《礼记·儒行》。注:“谓浸渍也。”-淹之以乐好。
【组词】
淹荠燎菜、 淹渍
2.
【蹇】
(形声。从足,寒省声。本义:跛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蹇,跛也。 、 《素问·骨空论》-蹇膝伸不屈、易蹇、往蹇来连。 、 《楚辞·谬谏》-驾蹇驴而无策兮。 、 《史记·晋世家》-郤克偻,而鲁使蹇。 、 马中锡《中山狼传》-策蹇驴,囊图书。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红装而蹇者。
【组词】
蹇兔、 蹇驴、 蹇人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