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3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33:28
词汇“树渠”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较为专业的术语,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或地区的用语。由于其不常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树渠”字面意思可能是指种植树木的渠道或区域。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指的是在渠道或水道旁边种植树木的做法,以保护渠道或提供阴凉。
由于“树渠”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农业或水利工程领域,它可能指的是一种生态工程措施,即在渠道两侧种植树木,以防止水土流失或提供生态效益。
同义词可能包括“植树带”、“绿化带”等,这些词汇都强调了在特定区域种植树木的做法。反义词可能没有明确的对应词汇,因为“树渠”本身就是一个较为特定的概念。
由于“树渠”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不为人所知。它可能是近年来随着生态工程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而出现的新词汇。
在强调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现代社会,树渠的概念可能被视为一种积极的生态措施,有助于提升环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
对于关注环境保护的人来说,“树渠”可能会引起积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
由于“树渠”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个人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应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树渠”作为一个象征,代表生态保护和自然和谐。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条渠道旁种植着茂密的树木,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由于“树渠”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或不常见。
“树渠”作为一个特定领域的词汇,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它体现了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拓宽知识面和理解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
1.
【树】
(形声。从木,尌(shù)声。本义:栽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树,生植之总名。 、 《左传·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树。 、 《国语·晋语》。注:“树木也。”-夫坚树在始。 、 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地道敏树。 、 《周礼·大司徒》-二曰树艺。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组词】
树事、 树杨、 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
2.
【渠】
(形声。从水,榘(qú)省声。本义:水停积处,也指人工开凿的水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渠,水所居。 、 《广雅·释水》-渠,坑也。 、 《礼记·曲礼》。疏:“沟也。”-门闾沟渠必步。
【组词】
干渠、 支渠;毛渠;渠堑、 灌溉渠;渠田、 渠长、 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