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5:3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5:34:13
本犯:这个词通常用于法律语境中,指的是正在被讨论或处理的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字面意思是指“本案中的犯人”。
本犯这个词源于汉语,由“本”(指当前的、这个)和“犯”(指犯罪的人)组成。在古代法律文献中已有使用,现代法律体系中继续沿用。
在文化中,法律和正义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本犯**这个词体现了对法律程序的尊重和对犯罪行为的严肃态度。
本犯这个词可能引起人们对正义、法律程序和犯罪行为的复杂情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法庭、审判和法律的严肃性。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观看法律题材的电视剧或电影时,可能会频繁听到。
在诗歌中,本犯可以用来象征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法律框架:
在法律的镜中,本犯映出人性的深渊, 正义的光芒,照亮罪与罚的边缘。
本犯可能让人联想到法庭的场景,法官的锤声,律师的辩论声,以及被告的沉默或辩解。
在英语中,本犯可以对应为“the accused”或“the defendant”,在不同的法律体系中,这些词汇的使用可能有所不同。
本犯这个词在法律语境中具有明确的定义和使用场景,它体现了法律程序的严肃性和对犯罪行为的处理。在学*法律或参与法律讨论时,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是非常重要的。
1.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
2.
【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本言犬犯人。转注为凡干陵违逆之称。-犯,侵也。 、 《世说新语·自新》-軓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组词】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犯界、 犯境
触犯,冒犯。
【引证】
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三国演义》-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组词】
犯忌讳;犯阙、 犯颜、 犯鳞、 犯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