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3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35:53
“指囷相赠”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着粮仓赠送。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原文是“指囷相赠,非所以为礼也”,意指直接指着粮仓赠送粮食,这种做法不符合礼仪。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慷慨大方,不拘小节的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指囷相赠”常用来描绘人物的豪爽和大方,尤其是在描写古代侠义之士或慷慨解囊的场景中。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特定的文学或历史讨论中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学研究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分析古代社会的礼仪和行为规范。
“指囷相赠”源自《左传》,是古代文献中对特定行为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意义逐渐从字面上的行为描述转变为对慷慨大方行为的比喻。
在**传统文化中,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指囷相赠”虽然描述了一种慷慨的行为,但由于其不符合传统的礼仪规范,所以在古代社会中并不被推崇。
这个成语给人以豪爽、大方的正面情感联想,同时也让人联想到古代侠义精神和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我们不会真的“指囷相赠”,但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朋友需要帮助时,应该慷慨解囊,不计较个人得失。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指囷相赠情谊深,不负江湖一片心。”
想象一幅画面:古代侠士站在粮仓前,指着粮仓对朋友说:“这些粮食你拿去用吧。”这种场景给人以豪迈和慷慨的视觉联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慷慨行为可以用“open-handed”或“generous”来形容,但没有一个特定的成语与之完全对应。
“指囷相赠”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种具体的行为,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即使不需要真的“指囷相赠”,也应该保持慷慨和大方的心态,对朋友和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瑜曰:‘子敬是我恩人,想昔日指囷相赠之情,如何不救你?你且宽心住数日,待江北探细的回,别有区处。’
又复~,盛族觉是意外之侥幸,有不感激的么?
1.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2.
【囷】
(会意。从禾在囗(古围字)中。本义:圆形的谷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囷,禀之圆者。 、 《考工记·匠人》-囷窌仓城。 、 《礼记·月令》-修囷仓。 、 《国语·吴语》。注:“圆曰囷,方曰鹿。”-而囷鹿空虚。 、 《诗·魏风》-胡取禾三百囷兮?
【组词】
囷头儿、 囷京、 囷仓、 囷窌、 囷庚、 囷鹿、 囷窖、 囷鹿
3.
【相】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相,省视也。 、 《尔雅》-相,视也。 、 《书·盘庚上》-相时憸民。 、 《书·召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 、 《礼记·月令》-善相丘陵。 、 《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 《论衡·订鬼》-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不敢复相士。 、 、 《二刻拍案惊奇》-颠倒相来,到底只是一个盖儿。
【组词】
相尸、 相女配夫、 相脚头
4.
【赠】
(形声。从贝,曾声。从贝,表示与财富有关。本义:赠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赠,玩好相送也。 、 《诗·秦风·渭阳》-何以赠之。 、 《仪礼·既夕礼》。注:“玩好曰赠。”-凡赠币无常。 、 《荀子·大略》-赠禭所以送死也。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以公命赠孟明。 、 《汉书·李广苏建传》-赠大珠四枚。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歌以赠之。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赠谥美显。
【组词】
赠赆、 赠仪、 赠策、 赠诗、 赠我药石、 转赠、 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