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8-06 05:4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6 05:41:13
得法(dé fǎ)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做事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当、有效。基本含义是指采取的方法或策略是正确的,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或目的。
在不同的语境中,“得法”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得法”一词源于汉语,其字面组合“得”表示获得、达到,“法”表示方法、规则。在古代汉语中,“法”也常指法律或规范,因此“得法”最初可能指遵循法律或规范的行为。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含义扩展到更广泛的“方法得当”。
在**文化中,“得法”强调的是方法和策略的正确性,这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和“因材施教”等理念相契合。在社会实践中,“得法”也常被用来评价一个人或组织的行为是否合理、有效。
“得法”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暗示着解决问题的高效和智慧。在思维和表达中,使用“得法”可以增强语句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迅速解决问题的场合,当时采取的方法被同事称赞为“得法”,这让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得法”来表达智慧和策略:
智者行事得法, 难题迎刃而解。 策略如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中。
在视觉上,“得法”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智者在解决问题时的沉着和自信;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赞扬和肯定的声音。
在英语中,“得法”可以对应为“effective”或“appropriate”,但这些词汇更侧重于效果和适宜性,而“得法”则更强调方法的正确性和智慧。
通过对“得法”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个词不仅描述了方法的有效性,还蕴含了智慧和策略的运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得法”可以提升沟通的效率和质量,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1.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
2.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