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7:5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7:54:51
词汇“园令”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指的是与园林或花园相关的命令、规定或管理。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园令”字面意思是指与园林相关的命令或规定。在古代,可能指的是**或贵族对园林的管理命令,或者是对园林维护的具体规定。
在文学作品中,“园令”可能出现在描述古代皇家园林或贵族花园的场景中,用以体现园林的秩序和规矩。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历史园林管理或相关专业领域。
“园令”这个词可能源自古代对园林管理的文献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特定的历史或专业文献中仍可见其踪影。
在**传统文化中,园林不仅是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体现主人品味和身份的象征。因此,“园令”可能涉及到对园林美学和秩序的追求。
提到“园令”,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优雅和秩序,以及对自然美的尊重和保护。
由于“园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生活中可能较少遇到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园林的诗时,可以使用“园令”来描绘园林的规矩和美感:
古园深几许,园令细如丝。
花木依时序,池台映月辉。
想象一幅古代园林的画作,其中园丁们正按照“园令”进行日常的园艺工作,这样的场景可能会带来一种宁静和有序的视觉感受。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园令”的词汇,但类似的园林管理规定在世界各地都有存在。
“园令”作为一个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词汇,虽然在现代使用不多,但它反映了古代对园林管理的重视和对自然美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并在适当的语境中使用。
1.
【园】
(形声。从囗(wéi),袁声。形符为“囗”(wéi),表示范围。本义: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园,所以树果也。 、 《三苍》-种树曰园。 、 《周礼·大宰》-园圃毓草木。 、 《周礼·载师》。注:“樊圃谓之园。”-以场圃任园地。 、 《易·贲》-于丘园。 、 《诗·魏风·园有桃》-园有桃。 、 《乐府诗集·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田园将芜。
2.
【令】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引证】
《说文》-令,发号也。 、 《诗·齐风·东方未明》-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 《孟子·离娄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 、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 、 陈寿《三国志》-令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 《史记·陈涉世家》-召令徒属曰。 、 《战国策·齐策》-乃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