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1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14:44
词汇“孤念”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孤”通常指孤独、单独,而“念”可以指思念、思考。因此,“孤念”可以理解为单独的思念或孤独的思考。
由于“孤念”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孤”和“念”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状态。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孤独和思念可能被赋予特殊的意义,如在诗歌和文学中,孤独往往与深沉的情感和哲思相联系。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在某些特定的时刻感受到“孤念”,比如在远离家乡或亲人的时候,或在经历失去后的反思中。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孤念”来表达深沉的情感:
孤念如潮,夜深人静时涌动,
星光下,思绪飘向远方。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孤独和思念的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概念。
“孤念”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能够很好地表达在孤独状态下的深切思念和思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状态。
1.
【孤】
(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孤,无父也。 、 《礼记·深衣》。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如孤子。 、 《国语·周语》-司民协孤终。 、 潘岳《寡妇赋》-少伶俜而偏孤兮。 、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 、 《左传·昭公十四年》-救灾患,宥孤寡。 、 孔衍《汉魏春秋》-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讬我以遗孤,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刘荆州乎?
2.
【念】
(形声。从心,今声。本义:常思;思念,惦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念,常思也。 、 《诗·大雅·文王》-天念尔祖。 、 《诗·邶风·谷风》-不念昔者。 、 《论语》-不念旧恶。 、 《战国策·赵策》-念悲其远。 、 《史记·陈涉世家》-念鬼。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念母劳家里。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念蒙君实。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因念黄山当平生奇览,而有奇若此。
【组词】
念诵、 念恤、 念旧、 念思、 念想、 念一、 念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