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3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33:08
词汇“察敏”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其构成的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分析。
“察”字通常表示观察、仔细看或审查的意思。“敏”字则表示敏捷、迅速或敏感。结合起来,“察敏”可以理解为形容一个人观察敏锐、反应迅速。
在文学作品中,“察敏”可能用来形容侦探或**的特质,表示他们能够迅速察觉到细微的变化。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赞扬某人的观察力和反应速度。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市场研究,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对环境变化的高度敏感性。
由于“察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察”和“敏”两个常用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语境中。
在强调快速反应和敏锐观察的社会文化中,“察敏”这个词可能被赋予更高的价值和意义。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的,联想到的是聪明和高效的形象。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团队项目中遇到一个同事,他的观察力和反应速度非常快,我们称他为“察敏先生”,这个词成为了他的昵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眼如鹰隼,察敏无比,捕捉着生活的每一丝变化。”
视觉上,我可能会联想到一个侦探在昏暗的房间里仔细观察线索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快速敲击键盘的声音,象征着迅速的反应。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sharp-eyed”和“quick-witted”来描述类似的特质。
“察敏”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简洁地表达了观察力和反应速度的结合,对于描述某些专业人士或特定情境中的个体特质非常有用。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的词汇量,并在适当的场合使用。
1.
【察】
(形声。从宀(mián),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察,复审也。 、 《楚辞·离骚》-览察草木。 、 贾谊《道术》-纤微皆审谓之察。 、 《吕氏春秋·本味》-察其所以然。 、 《史记·魏公子列传》-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 宋·苏轼《石钟山记》-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组词】
观察、 觉察
2.
【敏】
(形声。从攴(pū),每声。甲骨文字形,像用手整理头发的样子。本义:动作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敏,疾也。 、 《诗·小雅·甫田》-曾孙不怒,农夫克敏。 、 《论语·里仁》-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 《论语·学而》-敏于事而慎于言。
【组词】
敏给、 敏赡、 敏睿、 敏疾、 敏思、 敏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