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4:1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4:14:37
口颊(kǒu jiá)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人的嘴巴和脸颊。在中医学中,口颊也常用来指代口腔和脸颊的部位,有时也用来形容人的面部表情或说话时的样子。
口颊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口”(嘴巴)和“颊”(脸颊)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这两个字就已经存在,并且组合使用来描述人的面部特定部位。
在中国文化中,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一直被认为是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口颊作为面部的一部分,其状态和变化常常被用来解读人的情绪和健康状况。
口颊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温暖、亲切的面部表情,如微笑时脸颊的鼓起。它也可能与健康、自然的面部状态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口颊这个词可能不常单独使用,但在描述人的面部特征或表情时,可能会用到相关的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过,她的口颊如桃花般绽放。”
口颊可能让人联想到温暖的阳光下,人们微笑时脸颊的红润,或者是轻柔的风吹过脸颊的感觉。
在英语中,没有直接对应“口颊”的词汇,但可以用“mouth and cheeks”来描述。
口颊作为一个描述人体特定部位的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单独使用,但在文学和专业领域中仍有其特定的应用价值。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细腻度和准确性。
1.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
2.
【颊】
(形声。从页(xié),表示与头有关,夹声。本义:面颊,脸的两侧从眼到下颌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颊,面旁也。 、 《易·咸》。虞注:“耳目之间称辅颊。”-咸其辅颊舌。 、 戎昱《闺情》-未能开笑颊,先欲换愁魂。
【组词】
颊辅、 颊适、 颊车、 颊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