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4:56
“心有鸿鹄”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文学,字面意思是指心中怀有远大的志向或理想。鸿鹄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飞远翔的鸟类,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心有鸿鹄”常用来形容主人公具有高尚的理想和抱负,不满足于平凡的生活。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鼓励他人追求更高的目标或梦想。在专业领域,如教育或职业规划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激励人们设定长远的目标。
同义词“志存高远”和“胸怀大志”都强调了远大的志向和理想,但“心有鸿鹄”更具有文学色彩和象征意义。反义词则强调缺乏远大的目标和视野。
“心有鸿鹄”这个词汇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诗词和文学作品中,如《诗经》中的“鸿雁于飞”,后来逐渐演变成比喻志向远大的成语。
在文化中,鸿鹄象征着高贵和远大的志向,这个词汇常被用来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也反映了人对于理想和抱负的重视。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追求梦想、不畏艰难的精神。它鼓励人们超越现状,追求更高的成就。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老师,他总是鼓励我们心有鸿鹄,不要满足于现状,这对我的人生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心有鸿鹄,志在四方,不畏风雨,勇往直前。”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只鸿鹄在蓝天中翱翔,音乐可以选择激昂的旋律,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来增强这种远大志向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im high”或“reach for the stars”,都表达了追求高远目标的意愿。
“心有鸿鹄”这个词汇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能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能够传达积极向上的情感和远大的理想。
《孟子·告子上》:“使奕秋诲二人奕,惟奕秋之所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
1.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2. 【有】
3.
【鸿】
(形声。从鸟,江声。本义:大雁)。
同本义 。雁属中类似天鹅的大型种类旧时的泛称。
【引证】
《说文》-鸿,鹄也。 、 《易·渐》-鸿渐于干。 、 《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
【组词】
鸿冥、 鸿飞、 鸿爪、 鸿渐、 鸿嗷
4.
【鹄】
(形声。从鸟,告声。本义:鸟名。指鸿鹄,又名“黄鹄”,俗称天鹅)。
同本义。
【引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青雀白鹄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脱笼之鹄。
【组词】
鹄卵、 鹄韵鹄鹄、 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