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9:2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9:21:29
塔楼:指一种高耸的建筑物,通常具有多层结构,用于防御、观察、**或居住等目的。塔楼可以是独立的建筑,也可以是城堡、教堂或大型建筑群的一部分。
塔楼一词源自拉丁语“turris”,意为“塔”。在中世纪欧洲,塔楼广泛用于城堡和教堂,作为防御和**仪式的场所。随着城市的发展,塔楼逐渐演变为现代高层建筑。
在许多文化中,塔楼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例如,在教文化中,教堂的塔楼象征着与上帝的联系。在东方文化中,塔楼(如的佛塔)常常与**和哲学思想相关联。
塔楼常常给人以庄严、神秘和崇高的感觉。它的高耸结构和历史背景往往引发人们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
在我的一次旅行中,我参观了一座古老的塔楼,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站在塔楼的顶层,我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厚重。
诗歌: 在塔楼的阴影下, 时间的钟声轻轻敲响, 历史的篇章,一页页翻过, 在风中,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视觉:想象一座古老的塔楼,石砌的墙壁,尖顶直指天空,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宁静的湖泊。 听觉:塔楼的钟声在清晨响起,回荡在空旷的广场上,伴随着鸟儿的鸣叫。
在不同文化中,塔楼的形态和功能各异。例如,的佛塔多用于仪式,而欧洲的城堡塔楼则多用于防御。
塔楼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建筑的形态,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塔楼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建筑和历史。
1.
【塔】
(形声。从土,荅(dá)声。本义:佛塔,亦作“浮屠”)。
同本义。晋、宋译经时始造“塔”字。塔为形高而顶尖的佛教建筑物,多为五层七级,也有高至十三级的,初为藏佛骨(舍利子)的地方,后世也藏经于其中,俗称宝塔。
【引证】
唐·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组词】
塔庙、 塔院、 塔铃、 塔头、 宝塔;佛塔
2.
【楼】
(形声。从木,娄声。本义:楼房,两层以上的房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楼,重屋也。 、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 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组词】
教室楼;办公楼;科技楼;楼额、 楼观、 楼外楼、 楼角、 楼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