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1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19:03
清蒸:一种烹饪方法,主要特点是将食材(通常是鱼、肉或蔬菜)放在蒸笼中,利用蒸汽的热量将其蒸熟,过程中不添加油脂,以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和营养。
“清蒸”一词源于**传统的烹饪方法,历史悠久。在古代,由于烹饪技术的限制,清蒸是一种常见的烹饪方式,因为它简单且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食物的营养和原味。随着时间的推移,清蒸逐渐成为一种健康饮食的象征。
在**文化中,清蒸食物被认为是健康和养生的代表。随着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重视,清蒸食物越来越受欢迎。在一些节日或特殊场合,清蒸鱼常常作为吉祥的象征出现。
“清蒸”这个词给人一种清新、健康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自然、纯净和简单的生活态度。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清蒸食物代表了一种回归自然、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我的生活中,清蒸是一种我经常使用的烹饪方法。例如,周末我会选择清蒸一些海鲜,如鱼和虾,因为这种方法简单且能保留食物的原味和营养。
诗歌: 清蒸的鱼, 在蒸笼中轻轻呼吸, 蒸汽缭绕, 带走了尘世的油腻, 留下了自然的鲜美。
视觉:想象一盘清蒸的鱼,鱼肉白嫩,蒸笼的蒸汽缓缓上升,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听觉:听到“清蒸”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蒸笼中水沸腾的声音,或是食物在蒸汽中轻轻翻动的声音。
在西方烹饪中,类似的烹饪方法可能是“steaming”,但“清蒸”在**烹饪中有着更深的文化内涵和特定的烹饪技巧。
“清蒸”这个词不仅代表了一种烹饪方法,还象征着健康、纯净和简单的生活方式。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清蒸”这个词,让我更加注重食物的营养和健康,也让我在描述食物时更加准确和生动。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蒸】
(形声。烝声。本义:麻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今俗谓之麻骨棓,古烛用之,故凡用麻干葭苇竹木为烛皆曰蒸。-蒸,析麻中干也。 、 《广雅》-蒸,炬也。 、 《仪礼》疏-故云烛用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