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2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28:14
“弛高骛远”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放松高远的追求,转而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好高骛远,不脚踏实地,追求的目标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
在文学作品中,“弛高骛远”常用来批评那些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或空想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告诫他人不要过于理想化,要脚踏实地。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那些设定不切实际目标的个人或团队。
“弛高骛远”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于务实和实际能力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扩展到各个领域,成为批评不切实际行为的标准用语。
在**文化中,务实和脚踏实地被视为重要的品质。因此,“弛高骛远”这个成语在社会交往中常用来提醒人们不要脱离实际,要根据自身条件设定合理的目标。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警惕和反思。它提醒我在设定目标时要现实,不要被不切实际的幻想所迷惑。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他总是提出一些看似宏大但实际难以实现的项目计划。我们常用“弛高骛远”来形容他的这种行为,提醒他关注实际问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梦想若弛高骛远,现实如脚踏实地,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的智慧。”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高山上,望着远方的云彩,但脚下却是崎岖的山路。这幅画面可以很好地诠释“弛高骛远”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hasing rainbows”,意指追求不切实际的梦想。
“弛高骛远”这个成语在提醒我们保持现实和务实的同时,也反映了对于理想与现实平衡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对于提升沟通的准确性和深度具有重要意义。
但其构思落笔之初,未免弛高骛远。
1.
【弛】
(形声。从弓,也声。本义:放松弓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弛,弓解也。 、 《礼记·曲礼》-弛弓尚角。 、 《礼记·杂记》-一张一弛。 、 《左传·襄公十八年》-乃弛弓而自后缚之。 、 《楚辞·谬谏》-弧弓弛而不张。
【组词】
弛张
2.
【高】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楼台重叠之形。汉字部首之一。从“高”的字多与高大或建筑有关。本义: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 、 《易·说卦》传-巽为高。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而测深厚。 、 《荀子·劝学》-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 《战国策·魏策》-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 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孟子·公孙丑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 清·姚鼐《登泰山记》-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组词】
高平、 高丘、 高坛、 高燥
3.
【骛】
(形声。从马,敄(wù)声。本义:纵横奔驰)。
同本义。泛指疾驰。
【引证】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代御执辔持策,则马咸骛矣。
【组词】
骛驰、 骛行、 骛神、 骛置、 骛骛
4.
【远】
(形声。从辵(chuò),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同本义 。引申距离大,相隔远。与近相对。
【引证】
《说文》-远,辽也。 、 《尔雅》-远,遐也。 、 《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屏之远方。 、 《礼记·中庸》-柔远人也。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 、 《战国策·赵策》-念悲其远。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 《左传·三十三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 唐·杜牧《阿房宫赋》-缦立远视。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 《广东军务记》-极目远望。
【组词】
远行无急步、 远游之戒、 远招近揖、 远水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