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8-01 22:2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22:28:22
天干:天干是古代的一种文字记序符号,共有十个,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它们最初用于纪日,后来也用于纪年、纪月和纪时,是古代历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时期,最初可能是对天象的观察和记录,后来逐渐演变为历法中的记序符号。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干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成为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文化中,天干与地支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六十甲子纪年法,这种纪年法不仅用于历法,还广泛应用于风水、命理学和中医学等领域。天干地支的概念也渗透到了人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中。
天干给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感觉,它代表着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沉淀。在个人情感上,天干可能唤起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敬畏。
在日常生活中,天干常出现在农历新年和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中,人们会根据天干地支来确定吉日良辰,进行各种仪式和活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天干:
甲子轮回岁又新,
乙木逢春绿意深。
丙火照亮千年梦,
丁香花开满园馨。
天干可以联想到古代的竹简和甲骨文,视觉上呈现出一种古朴的美感。听觉上,可以想象到古代文人吟诵天干地支的韵律和节奏。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记序符号也有存在,如罗马数字,但它们的使用范围和深度远不及**的天干地支系统。
天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历法中有着实际的应用,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天干的概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化的深厚底蕴。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