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3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36:27
“活跳跳”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生物(尤其是鱼类)非常活泼、充满活力,动作敏捷,仿佛随时都会跳出水面或跳跃的状态。这个词汇强调了生物的生机勃勃和动态感。
在文学作品中,“活跳跳”常用来描绘自然场景,增强生动性和画面感。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来形容孩子或宠物的活泼好动。在专业领域,如渔业或水产养殖,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鱼类的健康状况和活力。
“活跳跳”这个词汇的构成是典型的汉语叠词形式,通过重复“跳”字来加强语气,表达更加生动的效果。这种用法在汉语中很常见,用以增强描述的力度和形象感。
在**文化中,食物的新鲜度非常重要,因此“活跳跳”这个词在描述食材时尤为常见,反映了人们对食物品质的重视。
“活跳跳”这个词给人以积极、充满活力的感觉,让人联想到生命力和动态美。它能够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界的欣赏。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海鲜市场看到活跳跳的鱼,那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更加珍惜食物的来源和品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光中,鱼儿活跳跳,水波间,生机盎然。”
想象一条活跳跳的鱼在水中游动,水花四溅的声音和鱼儿闪烁的鳞片,这些都是视觉和听觉上的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vely”或“full of life”,虽然意思相近,但“活跳跳”的叠词结构和形象感在英语中并不常见。
“活跳跳”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活】
(形声。从水,昏(kuò)声。本义:流水声。用本义时读(guō))。
生存。与“死”相对。
【引证】
《诗·邶风·击鼓》-不我活兮。 、 《书·太甲》-不可活。 、 《孟子》-民非水火不生活。 、 《楚辞·天问》-巫何活焉?
【组词】
鱼在水里才能活;这个孩子只活三个月;活到高龄而且精力充沛;活头儿
2.
【跳】
(形声。从足,兆声。本义: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跳,…一曰跃也。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特跳此者。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
3.
【跳】
(形声。从足,兆声。本义: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跳,…一曰跃也。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特跳此者。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