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4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49:05
凿破浑沌: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打破混沌不清的状态,使其变得清晰明了。在更深层次上,它意味着通过努力或智慧,解决复杂或模糊的问题,使之变得简单或明确。
凿破浑沌这个词汇源自**古代哲学,特别是道家的思想,其中“浑沌”指的是宇宙初始的混沌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用来形容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
在文化中,凿破浑沌常常与智慧和勇气联系在一起,象征着通过努力和智慧,克服困难,达到目标。这种思想在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振奋的,因为它代表了通过努力和智慧,克服困难,达到目标的过程。它让我联想到那些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人物形象。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和不断尝试,我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案,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像凿破了浑沌,看到了清晰的道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词汇:
在混沌的夜空中,
一颗星辰闪烁,
如同智慧的利剑,
凿破了黑暗的迷雾。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个勇士手持利剑,站在混沌的背景前,准备劈开一切阻碍。结合音乐,我可以想象一首激昂的交响乐,象征着勇气和智慧的力量。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ed light on”或“clarif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通过智慧或努力,使事物变得清晰的意思。
凿破浑沌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理解了通过努力和智慧,克服困难的重要性。这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表达工具。
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是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传说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约好去浑沌之地,浑沌十分友善招待他们。倏与忽计划回报浑沌的好处说:“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于是帮浑沌凿一孔,七日后浑沌就死了
1.
【凿】
(形声。从金,鑿(zuò)省声。从金,表示与金属制品有关。本义:凡穿物使通都称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凿,穿木也。 、 《仪礼·士丧礼》-重木刊凿之。 、 宋·沈括《梦溪笔谈》-皆是水凿之穴。(凿,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组词】
凿巾、 凿穴
2.
【破】
(形声。从石,皮声。本义:石头开裂;破碎,碎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破,石碎也。 、 李贺《李凭箜篌引》-石破天惊逗秋雨。 、 《史记·项羽本纪》-沉船、破甑。 、 《荀子·劝学》-卵破子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恐其破璧。
【组词】
爆破、 破瓦、 破卵倾巢、 破剥、 破坠、 破溃、 破块
3.
【浑】
混同。同“混”。
【引证】
王安石《红梅》-春半花才发,多应不奈寒,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
胡乱地,随意地。同“混”。
【引证】
诸圣邻《大唐秦王词话》-殷开山疑有伏兵,不去追赶,浑杀人马,收军回营。
4.
【沌】
水名 。在湖北省。上游为东荆河,至汉阳县沌口注入长江。
【引证】
《广韵》-沌,水名,在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