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3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4:17
狂野这个词的字面意思通常指的是自然状态下的野性,不受约束的、原始的、充满活力的状态。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以指人的行为或态度上的不受拘束、放纵或极端。
在文学中,“狂野”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观,如狂野的草原、狂野的风暴,传达一种原始、壮丽的美感。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如“他是个狂野的人”,意味着这个人行为放纵、不拘小节。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狂野”可能与冲动控制障碍相关。
同义词:放纵、野性、不羁、狂放 反义词:拘谨、规矩、温顺、克制
“狂野”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来形容自然界的野性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人的行为和性格特征上。
在现代文化中,“狂野”常与自由、反叛和个性表达联系在一起。例如,摇滚音乐和街头文化中常使用“狂野”来形容那些追求自由、不拘一格的人。
“狂野”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兴奋和自由。它让我联想到广阔的自然景观和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我曾经参加过一个户外探险活动,那里的自然环境非常狂野,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活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狂野”:
狂野的风,吹过无垠的草原, 带走了尘埃,留下了自由的呼唤。
结合图片,我可能会想到一幅描绘狂野草原或风暴的画面。在音乐中,摇滚乐或电子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狂野”的感觉。
在英语中,“wild”与“狂野”有相似的含义,常用来形容自然状态或人的行为。在其他文化中,如西班牙语的“salvaje”也有类似的用法。
“狂野”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都有着丰富的含义和应用。它不仅描述了自然界的原始状态,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狂野”这个词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思想。
1.
【狂】
(形声。本义:狗发疯)。
同本义。也指狗发疯。
【引证】
《说文》-狂,狾犬也。 、 三国魏·阮籍《鸠赋》-值狂犬之暴怒,加楚害于微躯。
【组词】
狂犬
2.
【野】
(形声。从里,予声。《尔雅·释言》:“里,邑也。”本义:郊外;野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野,郊外也。 、 《说文》。段注-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 、 《易·坤》-龙战于野。 、 《书·牧誓》-王朝至于商郊牧野。 、 《诗·豳风·七月》-七月在野。 、 《周礼》。注:“谓一百里以外三等采地之中。”-体国经野。 、 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 、 《后汉书·列女传》-捐金于野。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野茫茫。 、 明·魏禧《大铁椎传》-光照旷野。
【组词】
野外、 野生;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