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2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21:51
物候(Phenology)是指生物的生命周期现象与季节性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包括植物的发芽、开花、结果、落叶,以及动物的迁徙、繁殖、换毛等现象。物候学是研究这些现象的科学。
“物候”一词源自日语“物候”(ぶつこう),而日语中的这个词又源自汉语。在汉语中,“物候”一词古已有之,但在现代科学中,它更多地与生物学和气候学相关联。
在东亚文化中,物候现象常被用来指导农业活动,如**的二十四节气就是基于物候现象制定的。在现代社会,物候学对于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至关重要。
物候现象常常让人联想到自然的美和生命的循环,给人以宁静和希望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了解物候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户外活动,如选择最佳的赏花时间。
在诗歌中,物候可以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如“春花秋月何时了,物候年年知多少”。
物候现象可以通过摄影记录下来,如春天的樱花、秋天的红叶,这些图像能够唤起人们对季节变化的感知。
在不同文化中,物候现象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例如,樱花在日本文化中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美丽。
物候是一个连接自然和人类活动的词汇,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也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和艺术表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物候提供了一个观察和描述自然变化的框架。
1.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
2.
【候】
(形声。古文作“矦”。从人,侯声。本义:守望;侦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矦,伺望也。 、 《广雅·释诂三》-矦,覗也。 、 《周礼·遗人》。注:“楼可以观望者也。”-市有候馆。
【组词】
候馆、 候楼、 侯遮、 候徼、 候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