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7:5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57:49
物价指数(Price Index)是一个衡量一组商品和服务价格随时间变化的统计指标。它通常用来反映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程度。物价指数可以基于不同的商品篮子,如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等。
物价指数的概念起源于19世纪,随着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发展,这一指标逐渐成为衡量经济健康的重要工具。最初的物价指数是由英国经济学家Sir George Schuster在1914年提出的。
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物价指数的意义和影响各不相同。例如,在发展**家,物价指数的快速上升可能导致生活成本的急剧增加,影响社会稳定。
物价指数通常与经济压力和不确定性相关联,给人带来焦虑和担忧的情感反应。它也可能引发对政府经济政策的讨论和批评。
在日常生活中,物价指数的变化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决策和储蓄行为。例如,当物价指数上升时,人们可能会减少非必需品的购买,增加储蓄。
在诗歌中,物价指数可以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经济的变化:
“岁月如物价指数般攀升, 我们的记忆,是否也随风而涨?”
物价指数的变化可以通过图表和数据可视化来展示,给人以直观的视觉冲击。在听觉上,新闻报道中对物价指数的讨论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物价指数的概念和使用基本一致,但其具体名称和计算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被称为CPI,而在欧洲,类似的指标被称为HICP(Harmonized Index of Consumer Prices)。
物价指数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它不仅反映了经济状况,也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决策。理解和分析物价指数对于个人和政策制定者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一词汇及其相关概念,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经济和社会现象。
1.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
2.
【价】
用于句尾,相当于“的”、“似的”。
【引证】
《水浒全传》-只听得一声震天价响,那尊金刚从台基上倒撞下来。
3.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4.
【数】
数目;数量。
【引证】
《战国策·赵策》-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组词】
报数、 数计、 数珠儿、 可被2除尽的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或复数;基数;单数;复数
道数,方法。
【引证】
《商君书》-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