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0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05:15
征集: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广泛地收集或征求,通常用于指代官方或组织为了某个目的而向公众或特定群体收集信息、意见、作品等行为。
“征集”一词源于汉语,由“征”和“集”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征”有征召、征用的意思,“集”则表示聚集、集合。随着时间的推移,“征集”逐渐演变成现代汉语中广泛收集或征求的含义。
在**文化中,“征集”常常与集体主义和社会参与联系在一起,强调公众的参与和贡献。在社会活动中,征集意见或资源是促进社区凝聚力和公民参与的重要手段。
“征集”这个词给我带来积极和参与感的联想。它暗示了一种开放性和包容性,鼓励人们贡献自己的想法和努力。
在我参与的一个社区项目中,我们通过征集居民的意见来设计一个新的公共空间。这个过程不仅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也让居民感到他们的声音被重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征集”:
在春风的征集下,
万物的诗篇悄然绽放,
每一朵花,每一片叶,
都是自然的邀请函。
想象一个画面:一个公告板上贴满了各种征集活动的海报,人们围在一起讨论和提交他们的作品。背景音乐可能是轻快的,带有鼓励和期待的氛围。
在英语中,“征集”可以对应为“solicit”或“call for”,虽然这些词汇在语境和用法上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广泛收集或征求的含义。
“征集”是一个多功能且富有社会意义的词汇,它不仅在语言表达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在促进社会参与和集体行动中发挥作用。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欣赏这个词的丰富内涵和广泛应用。
1.
【征】
(形声。从彳(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 、 《尔雅》-征,行也。 、 《易·大壮》-壮于趾征凶。 、 《诗·小雅·小宛》-而月斯征。 、 《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先王卜征五年。 、 《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 古乐府《木兰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唐·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
【组词】
征鼙、 征衣、 征客、 征鸟、 征盖、 征夫
2.
【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集,群鸟在木上也。 、 《尔雅》-集,会也。 、 《诗·唐风·鸨羽》-集于苞栩。 、 《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
【组词】
集隼、 集凤
引申为停留。
【引证】
《国语》-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 、 《孟子·梁惠王上》-齐集有其一。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沙鸥翔集。 、 《聊斋志异·促织》-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可不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