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1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7:56
词汇“巾絮”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巾絮”字面意思是指巾上的絮状物,通常指的是布巾、毛巾等纺织品上的细小纤维或绒毛。
由于“巾絮”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比如描述纺织品的质量或状态时,可能会使用到这个词。
“巾絮”由“巾”和“絮”两个字组成。“巾”指的是布巾、毛巾等,“絮”指的是细小的纤维或绒毛。这个词可能源自于对纺织品细节的描述。
在古代,纺织品的质量和细节是衡量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巾絮”可能在描述古代纺织品时有所提及。
“巾絮”给人的感觉是柔软和细腻,可能会联想到温暖的毛巾或舒适的布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注意到新买的毛巾或布巾上的巾絮,这可能会影响我们对产品质量的判断。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过,巾絮轻舞,如梦如幻。”
视觉上,“巾絮”可能让人联想到柔软的绒毛在风中飘动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没有特定的声音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巾絮”的词汇,但描述纺织品上细小纤维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
“巾絮”是一个描述纺织品细节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语言对物质细节的描述能力。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表达的细腻度。
1.
【巾】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布巾下垂之形。本义:佩巾,拭布,相当于现在的手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巾,佩巾也。 、 《仪礼·士冠礼》-沐巾一。 、 《礼记·内则》-盥卒授巾。 、 《仪礼·士丧礼》-布巾环幅不凿。 、 《仪礼·特牲馈食礼》-静其巾幂。 、 《战国策·魏策》-儿女共沾巾。 、 宋·张俞《蚕妇》-归来泪满巾。 、 清·林觉民《与妻书》-巾短情长。
【组词】
花巾;小丝巾;巾栉、 巾帚、 巾帨
2.
【絮】
(形声。从糸(mì),如声。本义:粗丝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好者为绵,恶者为絮。-絮,敝绵也。 、 《汉书·高帝纪》。古无木绵,以絮纳袷中,谓之装褚,曰袍。-絮三斤。 、 明·刘基《卖柑者言》-剖其中,干若败絮。 、
【组词】
絮衣、 絮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