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2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24:25
毗沙门天王:在**中,毗沙门天王(Vaiśravaṇa)是四大天王之一,负责守护北方的天王。他的名字在梵文中意为“多闻”,象征着他广博的知识和智慧。毗沙门天王通常被描绘为一位威武的战士,手持宝剑和宝塔,有时还带着一只白象。
在文学中,毗沙门天王常被提及作为护法神,保护佛法不受邪恶势力侵害。在口语中,尤其是在徒的日常交流中,提及毗沙门天王可能与祈求保护或智慧有关。在专业领域,如研究或艺术史,毗沙门天王的研究涉及其象征意义、艺术表现及其在传统中的角色。
同义词:北方天王、多闻天王(都是指毗沙门天王)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与其他天王(如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进行对比。
毗沙门天王的名称源自梵文,随着传入,其形象和故事在**文化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毗沙门天王的形象和象征意义有所变化,但始终保持其作为护法神的基本特征。
在东亚文化中,毗沙门天王不仅是**信仰中的重要神祇,也是民间信仰和文化艺术中的常见主题。他的形象常出现在寺庙、绘画和雕塑中,象征着保护和智慧。
毗沙门天王的形象给人以力量和安全感,他的智慧和保护能力让人联想到在困难时刻寻求帮助和指引的愿望。
在个人生活中,毗沙门天王的形象可能被用作装饰品或护身符,象征着保护和智慧的追求。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描述:
北方的守护神,毗沙门天王,
手持宝剑,智慧如星辰闪耀。
他的身影,在夜空中守护着众生,
给予我们勇气,指引我们前行。
毗沙门天王的形象常与庄严的**音乐和寺庙的钟声联系在一起,给人以宁静和力量的感觉。
在不同文化中,如日本和韩国,毗沙门天王的形象和故事也有所体现,但可能会有一些地方特色的变化。
毗沙门天王作为中的重要神祇,不仅在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在文化艺术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角色。了解和学*毗沙门天王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和东亚文化的丰富性。
1. 【毗】 (形声。从田,比声。本义:人脐)。 人的肚脐。
2. 【沙】
3.
【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引证】
、 《白虎通》-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 、 《墨子·号令》-门常闭。 、 陶渊明《归去来辞》-门虽设而常关。
【组词】
门阑、 门钉、 门楔、 门吊儿、 门坎
4.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5.
【王】
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
【引证】
《诗·大雅》-王此大邦,克顺克比。 、 《史记·项羽本纪》-欲王关中。 、 、 《史记·留侯世家》-沛公为汉王,王巴、蜀。
作皇帝,称王。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孟子·公孙丑上》-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 《商君书》-周不法商,夏不法虞,三代异势,而皆可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