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5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58:36
天旋地转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形容天空在旋转,大地也在旋转,通常用来比喻情况非常混乱或者人感到非常晕眩。
在文学作品中,天旋地转 常用来形容战争、灾难等***混乱场景,如“战场上,炮火连天,天旋地转”。在口语中,它常用来形容人因为某种原因(如醉酒、晕车)感到极度晕眩,如“他喝多了,走起路来天旋地转的”。在专业领域,如医学中,它可能用来描述患者的症状。
同义词:头晕目眩、晕头转向 反义词:头脑清醒、心如止水
天旋地转 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形象地描述了天空和大地都在旋转的场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用于形容物理上的晕眩,也用于形容心理上的混乱。
在文化中,天旋地转 常与自然灾害、战争等重大联系在一起,强调了混乱和无序的状态。在社会背景中,它也常用来形容个人在面对巨大压力或困难时的感受。
天旋地转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描述的是一种混乱和失控的状态。联想上,可能会想到晕眩、混乱、无助等感觉。
个人经历中,可能有一次因为食物中毒,感到天旋地转,无法站立,这种体验让人深刻理解了这个词汇的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星辰在天旋地转,我心随风飘荡。”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旋转的星空或地震时的混乱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旋转木马的音乐或地震时的轰鸣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world spinning" 或 "dizzy",但它们更多强调的是个人的感受,而不是整体的混乱状态。
天旋地转 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晕眩,也反映了心理上的混乱。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能够生动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场景。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低下头歇了一会,觉得~,忽忽悠悠,再也站不起来。 ◎梁斌《红旗谱》四五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旋】
转轴。
【引证】
唐·杜甫《画鹰》-绦旋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温酒器。通称“旋子”。
【引证】
元·戴侗《六书故》-旋,温器也,旋之汤中以温酒。
3.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4.
【转】
旋转;打转。
【引证】
《醉翁亭记》-峰回路转。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下者飘转。
【组词】
转丸、 转灯、 机器转子团团转;砂轮转得快;地球绕着太阳转
绕过。
【引证】
《老残游记》-由千佛山脚下往东,转过山坡,竟向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