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4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47:36
扇面对:在诗歌和对联中,扇面对是指对仗的一种形式,具体表现为两句诗或对联的上下句在字数、结构和意义上相对应,但并非严格的对仗,而是类似于扇子的展开,上下句之间有一定的呼应和变化。
文学:在古典诗词中,扇面对常用于律诗或绝句中,增加诗句的韵律美和变化性。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扇面对的概念不常直接使用,但其对仗和呼应的思维方式可以体现在语言的巧妙运用上。 专业领域:在文学研究和古典诗词教学中,扇面对是一个重要的分析和创作技巧。
同义词:对仗、呼应、对应 反义词:散句、无序、杂乱
扇面对的概念源自**古典诗词的对仗艺术,随着诗歌的发展,扇面对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诗歌创作手法。
在**传统文化中,扇面对体现了对和谐与美的追求,是文人墨客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艺术手段。
扇面对给人以秩序感和美感,联想至**古典园林的布局,既有规则又不失自然之美。
在写作古典诗词时,我常尝试运用扇面对的技巧,以增强诗句的韵律和意境。
在创作一首关于秋天的诗时,我运用了扇面对: “落叶随风舞,秋水共长天。”
扇面对的诗句如同扇子缓缓展开,给人以视觉上的对称美;在朗诵时,其韵律和节奏带来听觉上的和谐。
在西方诗歌中,类似的技巧如对仗和押韵也常见,但扇面对这种特定的形式在**诗歌中更为突出。
扇面对是*古典诗词中一种独特的艺术手法,它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形式美,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审美追求。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扇面对可以提升语言的韵律和美感。
1.
【扇】
(会意。从户从翅省。户,单扇门;从翅,像鸟的翅膀,可以张合。本义:门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扇,扉也。门两旁如羽翼也。 、 《礼记·月令》。注:“用竹葦曰扇。”-乃修阖扇。
【组词】
扇板、 扇扉、 窗扇;隔扇;火狐皮帽的耳扇
2.
【面】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面,颜前也。 、 《周礼·撢人》-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 、 《周礼·司仪》-私面私献。 、 《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 、 《战国策·赵策》-必唾其面。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女之靧面。 、 明·魏学洢《核舟记》-椎髻仰面。
【组词】
面不厮睹、 颜面、 满面
3.
【对】
(会意。从口,从“丵”(zhuó,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对,答也。 、 《诗·大雅·桑柔》-听言则对。 、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 、 《孟子·梁惠王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 《仪礼·士冠礼》。注:“应也。”-冠者对。 、 《仪礼·曲礼》。注:“答问也。”-对曰:“非礼也敢辞。” 、 《三国演义》-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
【组词】
无言以对;对当、 对嘴、 对理、 对番、 对状、 对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