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8-07 13:1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13:16:36
涉险:字面意思是指涉及危险或冒险的情况。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物处于可能遭遇危险或需要冒险的环境或活动中。
涉险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涉”(涉及、进入)和“险”(危险)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涉”已有涉及、渡过的意思,而“险”则指危险。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涉险”这一词汇,用来描述涉及危险的情况。
在许多文化中,涉险往往与勇气、冒险精神和英雄主义联系在一起。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探险家如哥伦布和麦哲伦的航海冒险被视为英雄行为。在东方文化中,如**的武侠小说中,侠客涉险救人的故事也广受欢迎。
涉险一词往往带有一种紧张和刺激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危险、挑战和不确定性,同时也可能激发人们对勇气和冒险精神的赞赏。
在个人生活中,涉险可能体现在各种情境中,如尝试极限**、探险旅行或面对生活中的重大决策。例如,决定辞去稳定的工作去创业,也是一种涉险的行为。
诗歌:
在风暴的边缘,我涉险前行,
每一步都踏在未知的深渊。
风呼啸,浪汹涌,
我的心,却如磐石般坚定。
视觉:涉险可能让人联想到崎岖的山路、汹涌的海浪或黑暗的森林。 听觉:涉险的场景可能伴随着风声、海浪声或心跳加速的声音。
在英语中,与“涉险”对应的词汇可能是“take risks”或“venture into danger”。不同文化对冒险的态度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面对危险的行为。
涉险是一个富有情感和动态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涉及危险的情况,还激发了人们对勇气和冒险精神的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涉险”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各种冒险和挑战的情境。
1.
【涉】
(会意。从水步。甲骨文字形。中间是水,两边两只脚,象涉水之形。本义:趟水过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涉,徒行濿水也。 、 《尔雅》。注:“无舟而渡水曰徒涉。”-冯河,徒涉也。 、 《释水》-繇膝以上为涉。 、 《方言七》-过度谓之涉济。 、 《诗·卫风·氓》-送子涉淇。 、 《吕氏春秋·察今》-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
【组词】
涉水登山、 涉浅、 涉厉、 跋山涉水
2.
【险】
(形声。从阜,佥(qiàn)声。从“阜”,与地势有关。本义:地势高低悬殊,难以通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险,阻难也。 、 《礼记·少仪》-军旅思险。 、 《列子·汤问》-毕力平险。 、 《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 《易·坎》-地险,山川丘陵也。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险以远。 、
【组词】
险瘠、 险易、 险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