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3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31:26
“东征”字面意思是指向东方进行的军事或**远征。在历史上,这个词常用于描述军队或探险队向东方的远征行动,尤其是在中世纪欧洲对东方的十字军东征。
“东征”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东”指东方,“征”指征伐或远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有了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在中世纪欧洲,十字军东征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对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历史上,也有类似的东征**,如唐朝时期的对外扩张。
“东征”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冒险和挑战的情感色彩,同时也可能让人联想到战争的残酷和牺牲。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历史课上学*过十字军东征的相关内容,这让我对“东征”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东征”:
东征的号角在晨曦中响起, 勇士们踏上了未知的征程, 他们的旗帜在风中飘扬, 为了荣耀和信仰,他们勇往直前。
想象一幅画面:一支军队在黎明时分向东行进,战鼓声和号角声在空中回荡,这可以很好地体现“东征”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不同文化中,“东征”可能有不同的对应词汇,如在阿拉伯语中可能对应“الغزو الشرقي”(Al-ghazu al-sharqi),在英语中则是“Eastern Expedition”。
“东征”这个词在历史和文学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用法,它不仅代表了军事行动,也象征着探索和冒险。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我更好地把握历史和文化背景,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
2.
【征】
(形声。从彳(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 、 《尔雅》-征,行也。 、 《易·大壮》-壮于趾征凶。 、 《诗·小雅·小宛》-而月斯征。 、 《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先王卜征五年。 、 《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 古乐府《木兰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唐·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
【组词】
征鼙、 征衣、 征客、 征鸟、 征盖、 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