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3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35:55
农家肥料是指在农村地区,农民自己制作或使用的肥料,通常来源于农业生产的副产品,如畜禽粪便、农作物残余、绿肥等。这些肥料富含有机物质,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
在文学作品中,“农家肥料”可能被用来描绘农村生活的朴素和自然之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口语交流中,这个词可能更多地用于描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具体实践。在专业领域,如农业科学和环境科学,“农家肥料”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涉及其成分分析、施用技术、环境影响等方面。
同义词:有机肥料、天然肥料、农肥 反义词:化肥、化学肥料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主要在于强调的角度不同,如“有机肥料”强调其有机性质,“天然肥料”强调其自然来源。反义词则体现了农家肥料与人工合成肥料的区别。
“农家肥料”一词源于农业实践,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其定义和使用方式也在不断演变。在古代,农家肥料主要是自然积累的动植物残体,而现代则更多地涉及科学的配比和处理技术。
在许多农业文化中,农家肥料被视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它不仅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涉及到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在一些地区,使用农家肥料还被视为传统农业智慧的体现。
提到“农家肥料”,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泥土的芬芳、丰收的喜悦和农村的宁静。它代表了自然循环和生命力的象征,给人以质朴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参与农耕活动,亲身体验制作和使用农家肥料的过程,这种经历能够加深对农业劳动和自然循环的理解。
在诗歌中,可以将“农家肥料”比喻为大地的滋养者,如:“像农家肥料一样,默默滋养着田野,让每一粒种子都能茁壮成长。”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片施肥后的田野,绿意盎然;听觉上,可能是农民在田间劳作时的交谈声,或是肥料与土壤混合时的沙沙声。
在不同文化中,农家肥料的概念和使用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某些亚洲国家,农家肥料的使用历史悠久,而在一些西方国家,化肥的使用更为普遍。
通过对“农家肥料”的学习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它在文化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这个词不仅是一个专业术语,也是连接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1.
【农】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农,耕也。 、 《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 、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 、 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 汉·贾谊《论积贮疏》-殴民而归之农。
【组词】
农家子、 农舆、 农战、 农月
努力,勉力。 同: 努
【引证】
《左传·襄公十三年》-小人农力以事其尚。
2.
【家】
词尾。
【组词】
成年家;整天家
3.
【肥】
(会意。从肉,本义:脂肪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肥,多肉也。 、 《大戴礼记·易本命》-坚土之人肥。 、 《礼记·月令》-瞻肥瘠。 、 《左传·桓公六年》。服注:“牛羊曰肥。”-吾牲牷肥。 、 《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
【组词】
肥猪;肥肉、 肥腻、 肥汉
4.
【料】
(会意。从斗,从米,表示用斗量米。本义:称量)。
计数;计量;核计。
【引证】
《说文》-料,量也。从斗,米在其中,会意。 、 《国语·晋语》。注:“数也。”-宣王料民于太原。 、 《国语·楚语》-楚师可料也。 、 《国语·周语上》-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多少。
【组词】
料校、 料民、 料数、 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