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1:5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1:55:21
印堂:在中医学和面相学中,印堂是指人的额头正中,两眉之间的部位。这个位置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区域,同时也是面相学中判断个人性格和命运的关键部位。
印堂一词源自中医学和面相学,其字面意思是指额头上的一个特定区域,这个区域在古代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诊断和预测部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中医和面相学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
在**传统文化中,印堂与个人的健康和命运紧密相关。在中医学中,印堂的颜色和状态可以反映出人体的健康状况。在面相学中,印堂的形状和颜色被用来预测个人的性格和未来的命运。
提到印堂,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中医的神秘和面相学的玄妙。这个词可能会引起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印堂这个词可能不常被使用,但在关注健康或面相时,可能会被提及。例如,在中医诊所中,医师可能会观察患者的印堂来判断其健康状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印堂明,心间忧愁轻。”
提到印堂,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中医诊脉的场景,或者是面相师在仔细观察客户印堂的情景。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印堂”的概念,但类似的面部区域在不同的文化和传统医学中也可能被赋予特殊的意义。
印堂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被使用,但在中医学和面相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一个身体部位的名称,更是承载着传统文化和医学知识的符号。了解和学*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的传统医学和文化。
1.
【印】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印,执政所持信也。 、 蔡邕《独断》-玺者,印也。印者,信也。 、 《苍颉篇》-印,验也。 、 《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玺谓之印。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每字为一印。 、 、 、
【组词】
印务、 印券、 印佩、 印牌、 印囊、 印曹
2.
【堂】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堂,殿也。 、 《说文古本考》-殿,堂之高大者也。 、 《书·顾命》-立于西堂。 、 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吾见封之若堂者矣。 、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燕坐于华堂之上。 、 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华堂旅会。
【组词】
堂上、 堂下、 堂宇、 堂事、 堂阶、 堂阁、 堂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