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4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41:43
印台:印台通常指的是用于盖章的工具,它是一个带有凹槽的平台,可以放置印章和印泥,以便在纸张或其他材料上留下清晰的印记。
在文学中,印台可能被用作象征性的元素,代表权威、认证或历史痕迹。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直接用“印台”来指代盖章的过程或工具。在专业领域,如法律、行政管理中,印台是必不可少的办公用品。
同义词:印泥台、印章台 反义词:无(因为这是一个特定用途的工具,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印台一词源于古代对印章使用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设计和功能有所改进,但基本概念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印章和印台有着悠久的历史,常被视为个人或机构的官方标识。在社会交往中,盖章是一种正式的确认方式。
印台可能让人联想到正式、权威和传统。它也可能唤起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印台是办公室常见的物品。我记得在签订重要文件时,总是需要使用印台来盖章,这给我一种正式和严肃的感觉。
在诗歌中,印台可以被用来比喻时间的痕迹或历史的见证:
岁月如印台, 留下深深的痕。 每一笔,每一划, 都是过往的证。
想象一个古老的木制印台,上面摆放着雕刻精美的印章,旁边是一盒深红色的印泥。这种场景可能伴随着木头的轻微摩擦声和印泥的粘稠感。
在不同文化中,印章和印台的使用有所不同。例如,在日本,印章(判子)也是重要的个人标识,但在西方国家,签名更为普遍。
印台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具体的工具,还承载了文化和历史的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印】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印,执政所持信也。 、 蔡邕《独断》-玺者,印也。印者,信也。 、 《苍颉篇》-印,验也。 、 《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玺谓之印。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每字为一印。 、 、 、
【组词】
印务、 印券、 印佩、 印牌、 印囊、 印曹
2.
【台】
(形声。小篆字形。从口,(以)声。从口,与表示喜悦有一定的联系。本义:喜悦。读(yí))。
鱼名。背上有黑的花纹 同: 鲐
【引证】
《诗·大雅·行苇》-黄台背,以引以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