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7:3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7:36:53
“余音绕梁”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音乐演奏结束后,其声音仿佛还在梁上回荡。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音乐或歌声非常美妙,给人留下深刻而持久的印象。
“余音绕梁”出自《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这个成语自此流传下来,成为形容音乐或歌声美妙的经典表达。
在文化中,音乐和诗歌一直被视为高雅艺术,能够触动人心,留下深刻印象。因此,“余音绕梁”这个成语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常被用来赞美艺术作品的卓越。
这个成语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让人联想到宁静、和谐与艺术的永恒魅力。它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古典音乐会上体验到“余音绕梁”的感觉。那场音乐会的最后一曲,小提琴的旋律在音乐厅中回荡,仿佛时间都静止了,那种美妙的体验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琴声如梦,余音绕梁,夜色温柔。”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艺术家在月光下弹奏钢琴,音乐在空旷的大厅中回响,形成一种视觉与听觉的和谐统一。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music lingered in the air”,虽然不如“余音绕梁”那样富有诗意和形象,但也传达了音乐持久影响力的概念。
“余音绕梁”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更加欣赏和理解音乐与艺术的美。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体验。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受罪半天,能听到一段回肠荡气的唱儿,就很值得,“~,三日不绝”,确是真有那种感觉。
战国时期韩国歌女韩娥以卖唱为生,一天她到一家客栈去投宿,被店家赶出来,她只好在店外唱着如泣如诉的曲子,客人们感动得不吃不喝,店主无奈,只好请她住店唱歌。离店前她唱了欢快的曲子,三天后那悦耳的歌声还在客栈房梁上萦绕
1.
【余】
(形声。从食,余声。本义:饱足)。
饱足。足食得饱。
【引证】
《说文》-余,饶也。
2.
【音】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 、 《白虎通·礼乐》-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 、 《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夫音,乐之舆也。 、 《庄子》-鸡狗之音相闻。 、 宋·苏轼《石钟山记》-北音清越。 、 清·姚鼐《登泰山记》-鸟兽音迹。
【组词】
音颡、 音强、 音制、 音频
3.
【绕】
(形声。从糸(mì),尧声。本义:缠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绕,缠也。 、 张衡《西京赋》。注:“裹也。”-绕黄山而款牛首。
【组词】
把丝绕在卷筒上;绕搭、 绕缭、 绕手、 绕网、 绕结
4.
【梁】
(会意。从木,从水,刅(chuāng)声。从“木”从“水”,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桥。本义:水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梁,水桥也。 、 《庄子·秋水》。司马注:“小船也。”-梁丽可以冲城。 、 《左传·庄公四年》-除道梁溠。 、 《礼记·月令》-谨关梁。 、 《孟子》-十一月舆梁成。 、 《国语·周语》-十月成梁。 、 《国语·晋语》-津梁之上。 、 《诗·大雅·大明》-造桥为梁,不显其光。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兹郑子引辇上高梁而不能支。 、 《庄子》-泽无舟梁。
【组词】
河梁、 津梁、 桥梁、 梁缘、 梁头、 梁津、 梁栈